王恭〔明代〕
萧条惊叶堕,孤坐子陵滩。积水摇棕树,微风飏竹竿。
雁催秋色晚,霜降笛声寒。钓罢行来夕,枫桥日又残。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哀溺文序
柳宗元 〔唐代〕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明代〕
天净沙·春
白朴 〔元代〕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虞集 〔元代〕
【双调】庆东原_春日莺啼昼
张可久 〔元代〕
【商调】梧叶儿_次韵鸳鸯浦
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元代〕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宋代〕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钱惟演 〔宋代〕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