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春归南苑曙,孤思倦登楼。野树青残雨,江云白远洲。
鸟啼惊物换,草绿伴人愁。独有龙泉剑,光芒射斗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杏花天 其四 漫兴作
辛弃疾 〔宋代〕
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
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双调】蟾宫曲_冷清清人在
汤舜民 〔元代〕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酹江月·淮城感兴
张绍文 〔宋代〕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三部乐·商调梅雪
周邦彦 〔宋代〕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丹凤吟
陈允平 〔宋代〕
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