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生平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山,累征不就。


  明洪武三年(1370),举明经,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称其叙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赐归乡。洪武五年,奉命出任浙江乡试官。次年,任国子助教,后改作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曾叹古乐衰废,堂堂成均(官设学校),徒具其名,作《大韶赋》以寄感慨。在史馆,与金华宋景濂相友善,凡有著作,常互相推让。及景濂为司业,建议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于天子之学。太祖拒不采用,而当时犹有赞同者,琼乃作《释奠》以解辩之,赢得识者之赞赏。其坚持正道,大多类此。洪武十一年,致仕归。翌年,卒于家,葬于语儿乡。


  贝琼有子5人,大多有文名。次子贝翱字秀翔,能诗,著有《平淡集》。

人物生平

籍贯研究

  明潘廷章《硖川图志》载:殳山又作芟山,西山之西北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殳山,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跌坐而化……其地历史,据《石泾小志》载:“汉代为由拳县西南境,三国(吴)后改属嘉兴,五代(后晋)时又改属崇德,明代宣德五年(1430)后划归桐乡。至1950年,殳山又划归海宁双山乡。


  从贝琼的诗可以看出,他可能就是海宁当时的殳山人,有《殳山隐居诗》为证: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野花作雪都辞树,溪水如云欲到门。无复元戎喧鼓吹,试从田父牧鸡豚。来青处士时相过,犹是平原旧子孙。”


  光看此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殳山山麓有他的故宅与来青堂主陆容的遗址。殳山位于硖石镇双山村,分为东殳山和西殳山,东殳山也称史山。所《硖石图志》记载:“殳山在西山之西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趺坐而化,其徒收瘗惟巾氅云。”殳山上名胜古迹很多,据《桐乡县志》记载:“山上有潮音庵,又有殳仙石、铜棺冢、洗药池、炼丹台、藏兵坞、小赤壁、一滴泉、公主墓诸胜迹,山麓有明初贝清江故宅及陆容来青堂遗址。”1950年,桐乡县屠甸区殳山乡的七个村并入海宁县。20世纪80年代,已将殳山改为公墓。


  殳山原属桐乡,后改归为海宁。故说贝琼是桐乡人也没错,说他是海宁人更是没错。现殳山归属海宁的双山乡,那贝琼自然就是海宁人了。另外,他还写了《游殳山诗》:


  神人夜割蓬莱股,苍然尚作青狮舞。殳基得道此飞腾,烟火千家自城坞。前年盗起官军下,存者如星绕四五。我来欲置读书床,出入未愁穿猛虎。山寒月黑无人声,夹道长松作风雨。”


  从诗句来看,贝琼确实曾在殳山隐居。

主要影响

人际关系

作者《贝琼》的诗文
赏析

题映雪斋

贝琼贝琼 〔元代〕

门前雪一尺,苦士未能眠。永夜生虚白,穷年守太玄。

寒通窗外月,梦落同中天。太乙如相过,青藜不用然。

赏析

无题 其二

贝琼贝琼 〔元代〕

锦瑟鸾笙恨总牵,尚思华屋对婵娟。春风豆蔻初含日,玉女兰香未嫁年。

绡拆鸳鸯裁宝扇,酒行琥珀泻银船。蓬莱一别三清浅,憔悴应知不及前。

赏析

瑞莲 其一

贝琼贝琼 〔元代〕

双花相向复相辉,白帝西游拥一妃。羽盖风清朝并载,珠宫月冷夜同归。

翠房已作鸳鸯结,红粉那成蛱蝶飞。亭上酒醒杏不断,满汀暮雨湿仙衣。

赏析

新晴

贝琼贝琼 〔元代〕

扶桑日上海门东,野绿山红在眼中。流水转龙分别浦,断云如鹤趁归风。

雪色一时开菡萏,秋声五月到梧桐。白头病客乡心折,独愧登楼赋未工。

赏析

过沧洲有感

贝琼贝琼 〔元代〕

驷马桥南曲径赊,可堪重过故侯家。青袍杜甫从漂梗,白发刘郎怨落花。

憔悴已看身似鹤,娉婷不见髻堆鸦。野芳亭上春犹在,独坐吟诗到日斜。

赏析

立夏日

贝琼贝琼 〔元代〕

江寒雨急仍北风,扣户喜闻南巷翁。锦城鲊送蒲茅白,玉盌酒泻桃花红。

三月忽惊春似客,百年那得老还童。一双黄鹂寂无语,飞过小月高楼东。

赏析

中秋

贝琼贝琼 〔元代〕

中秋甲子无风雨,吹笛星桥意最关。七宝已修天上月,三神不隔海中山。

故人此夜知何处,狂客经年且未还。小队羽衣新按曲,广寒宫阙梦魂閒。

赏析

风泾定光寺周回三里皆荷花彷佛有钱塘西湖之胜与筠谷高士同赋

贝琼贝琼 〔元代〕

南风隔浦闻花气,菡萏红开十里花。宫女三更环白帝,洞庭千顷落明霞。

凿池不待烦灵运,载酒浑疑过若耶。何日与君追胜赏,满船明日唱吴娃。

赏析

荅郭宗夏

贝琼贝琼 〔元代〕

思君不得见,起坐若为情。丧乱长南北,交游半死生。

家书春未达,堠火夜偏惊。何日联床语,西窗听雨声。

赏析

雨夜

贝琼贝琼 〔元代〕

寒夜悲吟似夜蛩,银釭何事结花红。愁听风雨三更尽,梦在波涛一叶中。

神女佩环归楚馆,鲛人机杼静珠宫。连阴未解何由旦,翅湿南飞万里鸿。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