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著述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为政举措

生平

  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孟门参军、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年)礼部尚书,以礼部尚书致仕卒。

轶事典故

家族成员

人物生平

人物争议

作者《李益》的诗文
赏析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李益李益 〔唐代〕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讵欲匣孤响,送君归夜泉。抚琴犹可绝,况此故无弦。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赏析

拂云堆

李益李益 〔唐代〕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赏析

扬州怀古

李益李益 〔唐代〕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赏析

古瑟怨

李益李益 〔唐代〕

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沈怨不知年。
感君拂拭遗音在,更奏新声明月天。
赏析

兰陵僻居联句

李益李益 〔唐代〕

潘岳闲居赋,陶潜独酌谣。二贤成往事,三径是今朝。 ——广宣
生幸逢唐运,昌时奉帝尧。进思谐启沃,退混即渔樵。 ——李益
蠹简封延阁,雕阑閟上霄。相从清旷地,秋露挹兰苕。 ——杜羔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曲

李益李益 〔唐代〕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汝州郡楼

李益李益 〔唐代〕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怨

李益李益 〔唐代〕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饮马歌

李益李益 〔唐代〕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
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沧浪客,对之空叹息。
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李益李益 〔唐代〕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